“院所+公司”让研发与应用无缝衔接

发布时间:2024-11-05 08:41:12 来源: sp20241105

原标题:“院所+公司”让研发与应用无缝衔接

  一项新型面料技术的突破,为福建泉州一品牌企业新增产值12多亿元!

  作为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之一,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与森宝(福建)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攻关,为亲肤性面料打造出评价指标及标准体系。同时,该院全资运营子公司——石狮市中纺学服饰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特步(中国)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实现了相关产品的落地。

  这是福建泉州推行“院所+公司”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的一个缩影。

  “将科研院所作为研发创新和人才聚集的平台,我们通过引导其成立产业化公司,搭建起集技术转让、产品孵化和市场运营于一体的平台。”石狮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局长巫菲祥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举有效解决了科研院所与市场脱节、研发与应用脱节的问题。

  虽为民营经济大市,泉州仍面临着科教资源缺乏、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对此,该市聚焦传统产业转型、高新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通过积极对接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央企国企等,市、县两级财政资金投入10多亿元,在智能制造、新材料、工业设计等领域先后引进共建了28家院所。

  然而,这些院所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化机制不活,缺乏自主技术转化、新产品市场销售平台等问题。

  “泉州积极推动科研院所市场化改革,根据院所性质、特点、发展阶段等,采取‘一院一策’方式,打造‘院所+公司’模式。”泉州市科技局局长史思泉说,目前该市已推动5家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不仅成立了全资运营、技术投资、联合孵化等类型的产业化运营公司,还打造了一批权属明晰、机制灵活的创新联合体,实现了研发与应用的直接对接和深度融合,增强了产业技术源头供给和服务企业创新的能力。

  由泉州市政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的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成立了技术投资公司——泉州哈工技术投资有限公司,为研究院的成熟技术进行投资孵化。

  在实践中,该院提供创新成果,技术投资公司以技术成果作价入股,与相关投资企业合作成立新企业,对成果进行产业化。目前,该平台已孵化出5家科技型企业。其中,泉州通维科技有限公司深耕铁路交通领域的智能运维机器人,其产值在2023年已达2000多万元。

  另外一个案例也很典型。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以资金和技术入股,与福建省晋江通用绿纤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晋江晋信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和创投机构,联合创办了福建海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纺织新材料技术开发、技术检测服务等,已实现4000多万元的营收。

  泉州市科技局创新平台与成果转化科科长吴志云说,今年以来,泉州引进的院所共服务了1000多家企业,协助解决了200多项技术难题,与企业达成了130多项合作研发及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目前,泉州出台了《关于推动科研院所市场化产业化转型的意见》,进一步探索‘院所+’模式,包括‘院所+运营管理公司’‘院所+科技企业’等。”史思泉介绍。

  未来,泉州将进一步健全科研院所市场化运营和人才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国企、投资机构等设立混合制运营管理公司,让懂科研、懂管理、懂市场的优秀团队运营科研院所;支持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许可转让或作价投资、资金投入等方式,参股、控股创办孵化科技企业,加快技术成果项目化、实体化。通过这些新举措,该市将打造科技创新策源“新引擎”,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记者 谢开飞 通讯员 陈志波 王燕双 黄安妮 蔡柏林)

(责编:乔业琼、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