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包”不断升级 跨境投资“税路”更通

发布时间:2024-11-09 14:42:36 来源: sp20241109

  由于各国税制和税收管理方式千差万别,如何了解适应并有效运用,成为很多“走出去”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今年,税务部门以服务跨境投资全生命周期为中心,推出“税路通”服务品牌,为“走出去”企业进行更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税路”通了,企业“走出去”的心也更定了。

  有了更多“护身符”

  税收协定,常被形容为“走出去”企业的“护身符”。作为国际税收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税收协定有助于消除跨境经营纳税人面临的双重征税问题,提高税收确定性、推动涉税争议解决,并在促进跨境贸易、技术、资金和人员往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10月17日,我国分别与塞内加尔、喀麦隆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税收协定,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国家税收合作。至此,我国税收协定网络覆盖范围增至114个国家和地区,基本涵盖中国对外投资主要目的地以及来华投资主要国家和地区。

  除了税收协定,系统介绍各国基本营商环境、现行税收制度的《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也为“走出去”企业指路领航。“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各国复杂的税制体系和快速变化的政策规则,给企业发展带来不确定的境外税收风险。”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司长蒙玉英介绍,为帮助企业及时全面了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最新税收政策,提前应对、防范风险,国家税务总局从2015年起开始编制发布《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帮助“走出去”纳税人了解东道国的基本营商环境、现行税收制度等,让“走出去”企业走得更远。

  经过10年努力,中国税务部门对外发布的《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数量从3份已增加至105份,基本覆盖共建“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地区)及我国境外其他主要投资目的地,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税费服务的一张特色名片。由于税收政策在不断变化更新,在指南数量持续增加的同时,税务部门还定期更新维护已发布指南。2022年开始,更新频率由原来的每两年更新一次提升为每年更新,让企业能够更加及时掌握投资目的地的最新税收政策。“我们进一步优化完善税收指南模板,从国家(地区)的基本概况、投资环境、税制状况、税收征管、税收争议和投资风险六个维度进行解读,使税收指南更具专业性、实操性和可读性。”蒙玉英表示。

  随着税收指南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走出去”企业以税收指南为蓝本编制了国别手册,形成了企业自己的政策工具包,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投资的便利性。税收指南已逐渐成为“走出去”企业的工具书和专家学者的参考书。“税务部门为我们定制了税收政策指南,内容贴合实际,消除了我们‘走出去’的后顾之忧。”狮丹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表示。

  “服务包”不断升级

  近日,27家赴非洲投资或开展经营的中资企业代表在北京参加了一场“含金量”很高的宣讲会。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有关负责同志详解了税收协定的作用、主要条款内容及具体适用要求,介绍了近10年我国与非洲国家谈签税收协定的情况。同时,通过实际案例总结了“走出去”企业常见的共性涉税风险,对企业合规用好税收协定解决跨境涉税争议提出实用建议。

  这次宣讲活动由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税收宣传中心主办。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副司长周怀世表示,今年10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税路通”服务品牌以来,税务部门坚持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举措,为跨境纳税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国际税收服务。开展这次宣讲会就是按照“税路通”品牌定位,通过跨境投资“政策通”助力企业“走出去”的具体行动。

  据了解,“税路通”服务品牌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二三四”。一是指一个服务矩阵,即“税路通”服务品牌及旗下各地税务机关特色国际税收服务平台组成的服务矩阵。二是指两级服务团队,即由各地税务机关组成的基层服务团队和国家税务总局组成的专家团队。三是指3个服务机制,包括跨境纳税人沟通机制、税收政策服务机制和涉税诉求解决机制。四是指服务跨境投资者的4个知识产品,分别是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走出去”税收指引、海外税收案例库和跨境纳税人缴费人常见问题解答。

  记者从多地税务部门了解到,在国家税务总局统一部署下,“税路通”服务正不断做实做优,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比如,北京税务部门推出“税路通”北京服务包,首批服务包含国别报告情况分析、《北京市“走出去”纳税人税收指南》、“走出去”企业境外投资税收风险评估自测表、《中国预约定价安排年度报告》、税收协定推介材料以及《优化首都税收营商环境改革备忘录》6项内容。“服务包可以理解成一个最新服务产品的合集,里面既有共性的政策知识,也有个性化的服务举措,涵盖了企业‘走出去’税收服务的方方面面。”北京市税务局总经济师刘浩介绍。

  福建税务部门立足当地产业优势和区域定位,推出了包括建立重点跨境服务对象清册在内的20项措施,分级分类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和个性化定制服务。重庆税务部门实施开放平台税费治理整合、税收营商环境对标赶超、税费护航专项服务、跨境交易税费优惠直达、国际协调赋能增效等多项行动,助推重庆全面对外开放。

  上海税务部门充分发挥12366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作用,提供智能咨询、人工服务、可视答疑等线上服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累计提供人工咨询服务28.4万次,满意率接近100%。宁波税务部门组建专班团队,以全环节、个性化精准服务量身定制《“走出去”税情指南》,为出海企业详细讲解当地投资政策,助力其开拓海外市场。

  跨境投资“税路”更通

  不断完善的服务得到了更多企业的认可。“在跨境经营中,由于各国税收制度千差万别,管理难度较大。”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税路通”服务包就像一场及时雨,为“走出去”企业的跨境经营提供重要支持,真正实现“信息通”“政策通”“服务通”。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开拓海外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税务部门服务团队全程跟进,提前梳理境外投资涉税指引,一对一提供个性化咨询辅导和重大复杂涉税事项解决方案,让企业对做好海外项目更有信心。

  “工作链”创新不断

  为了让服务更加精准高效,各地税务部门以打造“税路通”服务品牌为契机,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协同联动,推动跨境税收服务更加契合企业实际需求和当地产业发展。

  比如,江苏近期发布跨境税费服务品牌“税路通·苏服达”,从“一企一员”“一户一档案”“一企一策略”“一圈一社区”“一网一平台”等方面入手,重点为跨境投资企业提供国别投资、税收指引、案例借鉴、疑难解决等方面的指导帮扶,通过跨部门、跨业务、跨体系的税收业务支撑,为全省跨境投资企业营造更优税收营商环境。

  河南税务部门打造“税路通·豫通八方”服务品牌,推动搭建部门协同服务平台,定期交换“走出去”企业信息数据,实现发展共商、资源共享、培训共办、专家共用。同时,通过电子税务局对全省重点“走出去”企业涉及的国际税收重点热点问题,进行精准推送,及时响应企业诉求。

  内蒙古税务部门在建设“税路通·北疆行”服务品牌过程中,成立俄罗斯、蒙古国、捷克和斯洛伐克税收信息研究室,对上述国家税收政策、征管特点、纳税服务、税收优惠等开展专题研究,定期搜集、整理、编译及印刷《俄蒙捷斯国别税讯》,持续更新中国居民赴上述国家投资税收指南,帮助企业降低纳税遵从成本和双重征税风险。

  出口退税也开启“加速”模式。四川税务部门依托出口退税服务监管新机制,全面提升退税便利度,助力出口企业“扬帆出海”。“我们申报出口退税全程线上办理,退税款很快到账,资金周转效率非常高。”四川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表示。

  湖南税务部门进一步简化流程、精简资料,全流程推进电子提醒、电子申报、电子退库、电子开票、电子备案,推行出口退税发票及出口报关单信息“免填报”,实现出口企业待申报的海关报关数据和发票信息数据自动同步、智能配单。

  税保衔接也为很多外贸企业打造“避风港”。广东税务部门加大“出口退税+信用保险”对出口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及时向出口企业推送有关政策指引,辅导出口企业在线申领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保单。今年8月份,珠海市金品创业共享平台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了一笔来自中国信保的420余万美元赔款。按照外贸企业取得的出口信保款视为收汇可办理退税的规定,珠海市税务部门立即启动相关程序,迅速为金品公司办理免抵退税款近380万元。“退税款及时到账补充了企业流动资金,为企业生产经营增添了动力。”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专家认为,跨境投资税收服务的不断优化,既为企业提供了实打实的帮助和便利,也进一步推动了税收治理能力的提升,为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贡献更大力量。

  董碧娟 经济日报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