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甘肃张掖违法毁林开垦问题突出 加剧生态退化风险

发布时间:2024-11-09 12:24:01 来源: sp20241109

   中新社 兰州12月1日电 (记者 阮煜琳)11月24日,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板桥镇西湾村的一片公益林里,树叶几乎掉光,只留下蒙着层层砂土的褐色枝条,新砍伐下来的树木堆放在树木稀疏的空地上。在这里,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发现,毁林仍在进行。

  卫星矢量图显示,与2013年张掖市甘州区公益林情况相比,2022年森林面积明显减少,原本连片的公益林,已显得千疮百孔。督察发现,张掖市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毁林问题频发。

2023年11月24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板桥镇西湾村仍在毁林。(督察组供图)

  2020年临泽县在板桥镇西湾村违规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中,非法采伐林木851亩,不仅至今未予以纠正,而且毁林活动仍在进行,破坏了当地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22年,张掖市开垦耕地占用林地约9.6万亩。地方林草部门放松管理,仅对其中的1592亩毁林开垦的违法行为实施了处罚。

  地方林草部门提供材料显示,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上寨村、碱滩镇普家庄村分别违法开垦林地369亩、259亩且问题均已查处整改到位,但督察发现上述问题实际并未整改。

  违法违规开垦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紧张,而造成当地水资源紧张的不仅是违规开垦。督察发现,张掖市黑河流域违规取水建设人工水面、地下水超采治理不力、违法毁林开垦问题突出,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加大生态环境退化风险。

  黑河,是张掖市最大的一条河流,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全长821公里。自南向北贯穿青海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被誉为“河西走廊的母亲河”,构筑了中国西北乃至华北地区的生态屏障。

  督察发现,张掖市甘州、临泽等区县有30余处人工水面存在违法违规问题,水域总面积达6000余亩。其中,2011年甘州区在芦水湾景区未批先建3个人工水面,开挖方量465万立方米,水域面积2250亩,一直未办理取水许可证,仅2022年就从黑河取水2600万立方米;2016年在弱水花海景区建设3个人工水面,水域面积458亩,2016年至2021年一直未办理取水许可证,2022年补办许可证后仍超量从黑河取水6.7万立方米。2017年以来在张掖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未批先建11个人工水面,水域面积1248亩。

  督察还发现,2020年6月国家加强“挖湖造景”排查整治以来,张掖市在弱水公园内未批先建2个人工湖,水域面积165亩;在白塔彩虹公园、张掖大剧院西侧公园内各建1个人工湖,水域面积合计34.1亩,占用耕地24.4亩。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位于黑河流域中游,长期以来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人水、地水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由于长期大量抽取地下水,张掖市形成7个超采区。2016年印发的《甘肃省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方案》明确要求,张掖市到2020年压减地下水取水量6640万立方米,但实际仅压减84.6万立方米,2021年、2022年地下水取水量又分别比2016年增加1460万立方米、1359万立方米。2020年以来,超采区内发生数千起超量取水问题,当地水务部门基本未依法查处。

  2012年1月国家印发的《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要求,“在地下水超采区,禁止农业、工业建设项目和服务业新增取用地下水”。

  督察发现,张掖市地下水超采区均为限采区,2016年以来,当地水务部门违规审批致远林业科技有限公司等20眼井。甘肃省水利厅2016年1月要求,2016年全部关闭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自备水源井,张掖市不仅未落实相关要求,甚至又为经开区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河西制药等49眼井发放了取水许可证。2020年以来限采区内超许可取用地下水1.6亿立方米,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利用黑河流域水资源,对保障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督察组指出,张掖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牢固,对落实中央要求筑牢国家西北生态安全屏障的极端重要性,对黑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区域特殊情况认识不到位,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到位,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没有充分考虑黑河流域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一些部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突出。

  督察组表示,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