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筑牢校企合作基础 需要信任制度连接

发布时间:2024-10-31 19:14:48 来源: sp20241031

   中新网 浙江永康10月27日电 (记者 李腾飞)“我们讲产教融合,不能只简单地关注,是产服务于教,还是教服务于产,要正确地看待产与教的关系,并通过有效的制度连接,筑牢校企合作基础,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

  10月26日,2023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高层对话会在浙江永康举行,针对如何通过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主讲嘉宾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王星作出如是解读。

王星在2023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高层对话会分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活动主办方供图

  在王星看来,产教融合的模式多样,但归根结底,校企合作是基础,只有打造出有效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最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以及创新链的结合,进而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要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根据方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一环。

  王星表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首先要思考清楚的问题是,一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技能人才;二是企业到底如何参与技能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对此,王星认为,首要问题还是要提升劳动者对岗位的适应能力。

  他解释,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岗位的核心技能水平和劳动者的收入正相关,逐步超过劳动者社会交往能力和从事的行业属性对收入的影响权重。

  “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培养掌握岗位核心技能的人才,而岗位需求直接来自于企业,所以校企合作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王星说。

  然而,如何让学校和企业产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在王星看来,需要进一步的制度探索。

  王星介绍,我们研究地方案例发现,很多成功的校企合作,背后都有一个重要的机制支撑,那就是信任。而且特别在小城市和县域地区,这种信任经常建立在熟人社会的基础上,校长和企业主或是亲戚,或是朋友,本身都有一定的社会关系联系。

  “但是,如果要想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变成一种市场化行为,或者政府推动一个重要施政举措,就一定要建立起支撑信任的本土化制度,比如如何划分产权、消除合作隐患等。”王星认为,当陌生学校和陌生企业,通过这种制度,能够建立稳定的连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社会基础才能稳固,合作的可持续性才能得到保证。(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