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22:41:01 来源: sp202411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校教师要强化育人的思想自觉,把每月“三会一课”的学习效果体现为更坚定的政治清醒和更深厚的家国情怀,保证“为谁培养人”的正确方向。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可结合自身学科和课程特点,提升育人的综合能力。比如,高校语言类教师在选取国际学术最新动态和前沿内容时,要加强对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发展需求,挑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案例,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坚守课程建设“主战场”。课程思政育人有效实施的基础在课程,要将价值观教育融入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过程中,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着力提升学生学习实效。广大教师要结合中国国情,创新和发展教育经典理论的运用,充分利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反转教学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学业评价方式改革,给学生深刻的认知体验和情感认同,“润物无声”地实现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
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实施课程思政要巧妙地把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渠道网。高校教师应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各环节,如参与各种专业性比赛,担任培训老师和评委老师,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申报和研究,全程渗透出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研究课题;参与课程建设,申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反思和总结教学实践,撰写课程思政案例,申报案例库建设项目;参与教材编写,在选材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要素,在练习设计中遵循价值观培养的规律,以课题和项目为抓手来凝聚师生、团结师生,拓宽立德树人的领域,实现全方位育人。(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温忠义,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李小辉)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