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17:06:53 来源: sp20241101
中新社 杭州11月30日电 题:西湖风景旧曾谙:再访基辛格杭州谈判“八角亭”
作者 严格 谢盼盼
当地时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破冰之旅”,被称为“改变世界七天”,其中有一天,就在杭州。
1972年2月26日,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在刘庄(现杭州西湖国宾馆)会面。(西湖国宾馆 供图)在杭州,中美双方举行了一次极其重要的谈判。谈判的主角,就是基辛格和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
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与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杭州西湖边偶遇10岁的胡宁芳(左一戴眼镜者为基辛格)。(胡宁芳供图)11月30日,笔者重访西湖国宾馆。
冬日的西湖国宾馆,依然绿波荡漾,客舍青青。
1972年2月26日尼克松访问杭州,就下榻今天西湖国宾馆的一号楼甲部,基辛格和随行人员则住在一号楼乙部。
杭州西湖国宾馆。(西湖国宾馆 供图)在一号楼乙部,是一个套间,窗外就是西湖,当年基辛格就下榻于此。据了解,当时尼克松没有入住一号楼甲部的主卧,而是住在靠近乙部的夫人房,为的就是方便联系基辛格。
笔者走进如今的一号楼,一股暖流扑面而来,冬日的凛冽被抛门外。
尼克松访问杭州,当时是浙江省外事办公室干部的陆和森全程参与接待,他还清晰记得,美国客人的房间里放了英文导游图和明信片,以及黄岩蜜橘、大白兔奶糖、龙井茶等。
一号楼电影厅,尼克松曾在此处会见记者,国宾馆市场营销部经理张建松告诉笔者,虽然几经翻修,但当年的风格依然被保留,天花板硕大的莲花灯、墙边的水暖气片、深绿色的地毯……特别有年代感。
电影厅对面现在是休闲吧,当年尼克松在这里和记者合影。照片里尼克松站在中间,前后都站满了记者,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微笑。
据记载,1972年2月26日下午尼克松在这里宣布,关于美中会谈,大家不久将听到好消息。
26日晚,浙江方面宴请尼克松一行。陆和森就站在宴会第一桌旁边的角落里,他注意到周恩来总理讲话时,基辛格低着头,一边听一边在修改尼克松的讲话稿。
等周总理讲话结束时,基辛格就把修改后的讲话稿递给尼克松。
“当时连看完一遍的时间都没有。”陆和森注意到尼克松上台讲话时,速度很慢。
根据基辛格《白宫岁月》回忆,关于中美联合公报,在尼克松访华离京前,中美双方已基本达成一致。但刚到杭州,美国国务院方面对公报又提出15处修改,使尼克松和基辛格感到十分为难。
根据基辛格回忆:“尼克松气得发疯了。他穿着睡衣,烦恼地在杭州漂亮的宾馆里气呼呼地来回走动。”
26日宴会后,基辛格和乔冠华再次会晤。他在回忆录中说:“于是我们又开了一次夜车”。中方坚持对台湾问题不能再有任何修改,对其他部分在文字上可以作进一步讨论。又是“凌晨两点,另一个最后草案终于完成了。再次提交双方首脑正式批准,次日凌晨获得了这种批准”。
《浙江省外事志》中记录:“宴会后直到次日凌晨,乔冠华副部长和基辛格继续就《中美联合公报》的文本作最后商定。”
当晚的谈判,在一号楼八角亭。在杭州,有一个流传广泛的传说。
谈判陷入胶着。彼时彼刻,八角亭外,湖水连天,一条长堤朦胧中将西湖一分为二。
谈判代表由此获得灵感,苏堤两边都是西湖,海峡两边都是中国人。
这是传说。但当晚商定的《中美联合公报》次日在上海公布,明确表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笔者曾探访八角亭,面积很小,仅约15平方米,只能容下6张单人沙发,却有数面大玻璃窗直面西湖苏堤。
国宾馆有一张照片,1982年9月9日,尼克松重返杭州西湖国宾馆。照片中,他在八角亭似有所思,窗外是夜幕下的西湖。
据浙江日报报道,尼克松当时说:“上海公报作为历史性文件是在杭州敲定的,可以说在杭州诞生,在上海向全世界宣布的。我希望中美两国的友谊能像红杉树那样生长、持久。”
当年,美国赠送给中国的红杉树,种植在杭州西湖花港观鱼公园,如今是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并已在中国18个省市100多个单位生长、繁衍。(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