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戏曲艺术枝繁叶茂(艺海观澜)

发布时间:2024-11-01 09:13:04 来源: sp20241101

  戏曲成全了我、点亮了我,我愿意为戏曲奉献一生。我希望能站在前辈大师的肩膀上,与豫剧同仁们共同努力,让古老的豫剧艺术走向新的辉煌。    

  

  从13岁入梨园起,我的豫剧生涯已有40多个春秋。从少年学戏到报考剧团屡屡碰壁,从赴京拜师到正式进入专业剧团,再到两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我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戏曲成全了我、点亮了我,我愿意为戏曲奉献一生。

  我一直希望能打造几部留得下的戏曲精品,创作并主演新编历史剧四部曲就是为了达成这一心愿。其中,《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苏武牧羊》不仅获得很多专业奖项,而且拍摄成了豫剧电影,得以抵达更多观众。前不久,展现关羽“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的豫剧电影《义薄云天》首映,至此四部曲终于收官,我也松了一口气,欣慰于没有辜负热情的观众,没有辜负我所热爱的舞台。

  豫剧里充盈着乡音乡情乡愁。每逢传统节日,很多观众爱看以三国戏、关公戏为代表的传统戏,很多戏迷希望我能排演一部。我是演老生起家,一向饰演的都是程婴、张元秀、苏武等角色,关公是红生戏,需有花脸的功架、武生的功底,表演身段很不同。为了排演《义薄云天》,我四处求教,不仅请来了洛阳戏校的恩师谷桂红,还请河南省越调剧团的青年导演常文青给我指导,从跑圆场、耍大刀开始,挨个动作挨个细节一遍遍练习,丝毫不敢懈怠。

  我已逾耳顺之年,全天穿着几十斤的盔帽服装,举着十几斤的大刀不离手,累得浑身酸疼,骨头跟散了架似的。但艺术不能打折扣,既然下定决心做,就要做到极致。《义薄云天》电影历时5年:练功整整一年、剧本写了一年、排练了一年、演出了一年、电影拍摄剪辑又是一年。我希望通过这部戏以老带新,培养出一批年轻演员。我们采取团校合作的方式,将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和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数十名学生充实到演职队伍中来,从中发现好苗子加以培养,希望他们能把戏传下去。

  河南是戏曲大省,除了豫剧、曲剧、越调三大剧种外,还有一些流布区较窄、观众和从业人员较少的稀有剧种。这些稀有剧种一般拥有上百年的历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近年来,我也把工作重心放在保护传承河南的稀有剧种上。

  2017年春天,我们在郑州举办了河南省首届稀有剧种展演活动,18个稀有剧种的17场演出吸引了5万人次现场观众及180万人次网络观众。2017年底,我们又带着沁阳怀梆、永城柳琴戏、清丰柳子戏、商丘四平调、内乡宛梆、太康道情等9个剧种赴北京展演。其中,7个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位演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是河南稀有剧种第一次集合进京演出,10场演出场场爆满、座无虚席,首都观众对这些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剧种赞不绝口。

  互联网拓宽了文化的传播方式,我们也在思索如何利用网络平台赋能戏曲传播。2018年,我们举办了“唱响新时代”首届戏曲稀有剧种贺新春互联网公益晚会。在演出之前3个月,我们开展了“寻找”稀有剧种活动,足迹踏遍新疆、云南、陕西、山西、安徽等12省份,寻找到汉调二黄、汉调桄桄、二夹弦、大弦戏、枣梆等近百个稀有剧种,让这些稀有剧种及传承人在直播平台上精彩亮相。据统计,这场公益晚会网上观看人次达到3800多万,庞大的观看量让戏曲人兴奋不已。

  戏曲艺术要想传承发展,离不开年轻观众的喜爱。我们经常开展艺术名家进校园系列公益活动,举办分享会、艺术展、化妆课、身段表演等一系列体验活动,让年轻学子近距离感受戏曲魅力。2023年11月,我们组织河南稀有剧种走进清华大学,并参与清华大学2023校园戏曲节演出。活跃在田间地头的稀有剧种能走进高等学府,对基层戏曲演员而言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和激励。

  河南豫剧院第一任院长、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经常说:“戏比天大。”我想再补充一句,要力争做到“业比天大,德比地厚”。我希望能站在前辈大师的肩膀上,与豫剧同仁们共同努力,让古老的豫剧艺术走向新的辉煌。

  (作者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3日 20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