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乡村一线 助推产旅融合(干部状态新观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发布时间:2024-10-31 23:19:01 来源: sp20241031

  核心阅读

  河北馆陶县黄瓜质量好,为何未能进入大型商超?乡村旅游与周边存在同质化竞争,如何实现突破?馆陶县成立调研组,就产业如何做强、旅游如何发展等问题,察现场、访群众,探索解决发展难点、堵点的途径。

  

  黄瓜、粮画、艾草……近年来,河北省馆陶县培育了一批颇具发展优势的乡村特色产业,以“产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逐渐明晰。

  自今年4月起,馆陶县委成立调研组,由县委书记王立伟牵头,召集相关部门干部,深入乡村一线,就产业如何做强、旅游如何发展等问题,察现场、访群众,探索解决发展难点、堵点的途径,为乡村振兴蓄积力量。

  找准问题,实现黄瓜全年种植

  “馆陶黄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馆陶的一张“名片”。当地的翟庄村有30余年黄瓜种植史,辐射带动周边约20个村发展黄瓜产业。翟庄村的黄瓜市场,年交易量达1.8万余吨。

  在黄瓜丰果期,调研组多次深入这里,看瓜情访瓜农,调研特色产业发展。走访结果总体上是“喜”的:馆陶黄瓜不愁销,好点的1.2元一斤,差点的1.1元一斤。不过也有农户流露出一点“忧”,因为收瓜的都是倒手商户,瓜农没能直接和超市对接。

  “馆陶黄瓜量质齐优,卖给大型商超利润更高,为何没实现呢?”调研组有了疑问。

  “夏天棚内温度最高近70摄氏度,超35摄氏度黄瓜就停止生长,技术上还未解决。”“正因夏季断了档,全年货源不稳定,大型商超不愿合作。”据调研组了解,与馆陶县毗邻的一些地区,黄瓜全年种植已经实现,解决度夏难题具有可能性。

  调研组组织县农业农村局、乡镇干部、黄瓜种植带头人、农技人员等召开专题研讨会,针对黄瓜度夏问题,寻求破解之道。

  经调研组协调,黄瓜特色产业相关村组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特色产业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工程大学等成功对接,邀请专家实地考察。馆陶整合财政资金,开展度夏种植实验。经过四次实验改进,如今,10余座全新的“四季生产棚”已投用。“四季棚创新采用双层棚顶,隔热性好,安装有自动放风系统和自动降温系统,实现‘黄瓜度夏、四季产瓜’。”当地黄瓜产业科技带头人王鑫说。

  整体发力,全面提升旅游体验

  今年以来,旅游业逐步复苏,馆陶乡村旅游情况却不太理想:游客量下滑,发展乏力……问题根源在哪?调研组成员决定化身“游客”,深入景区,一探究竟。

  粮画景区始建于2014年,建成时间最长,被定为调研起点和重点。景区以颇具特色的粮食画产业,吸引游客参观、体验、研学等,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

  驶入景区,颠簸的车辆暴露出几处路面坑洼。继续前行,映入眼帘的是已经褪色的景观标识和几处掉灰的景观墙壁。

  “基础设施老化明显。”“维护不够及时。”“体验感下降。”调研组成员感同身受。

  一路统计、记录,调研组发现10处绿化需提升,6个景观小点破损,20余处景观标识破旧,5处标线不清晰,多处墙壁需粉刷,3处道路坑洼,夜晚灯光亮化需提升。

  移步至民宿,调研组实地体验住宿设施,询问运营推广情况,查看入住记录。景区相关负责人说:“节假日人多,住宿满足不了;平日里人少,客房闲置率高。”

  调研组发现,各乡村景区内部,问题大同小异;而整体上看,普遍缺少文化味儿,氛围感弱。景区虽然有十几个,但游客往往只看一两个就走了。游客留不住,夜经济和住宿都无法产生消费,民宿平日闲置率高。

  调研之后,馆陶县多次召开多部门协调会,并向大型旅游公司征求建议,商讨解题之策。

  县文旅部门近几个月在多个景区举行四股弦、豫剧等地方特色文化表演,对接大型电视栏目,举办“星光夜”等特色文化活动,从整体上提升文化氛围。同时,县交通运输局新改造提升的“旅游一号线”公路亮相,将10余个特色景区连在一起,途中设紫荆大道等特色景观,新增13个游客驿站,提升旅游体验。该旅游专线将游客引向更多景区,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景区内部,改变也在发生。老化的旅游设施已改造完毕,一座全新的民宿正加紧建设,新增住宿床位100余个。景区还新建一处占地700多平方米的互助幸福院。“白天为当地老人提供‘日托’服务,促进当地老人与老年游客在此互动交流;夜晚当地老人回家居住,这里则为老年游客提供高性价比的住宿,一举多得。”馆陶县民政局局长靳阳阳说。

  打差异牌,增强乡村旅游竞争力

  随着调研深入,调研组认为,馆陶县乡村游与周边县区在形式、内容上存在同质化竞争,相互分散客流,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如何实现突破”。

  问题症结指向景区的运行机制:在建设前期,景区以政府引导为主,的确加快了各项建设;但在后期,实现市场化运营,机制要灵活多变,不能再单单依赖政府。

  向专家求教,去外地考察,馆陶县着力推动景区转向市场化运作。馆陶成立河北粮画小镇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实施专业化服务。仅几个月后,景区旅游业态大为改观。咖啡服务、梦幻星空屋、特色餐饮服务等相继亮相。“未来将增加冰雪游乐和研学培训,打‘差异牌’,增加乡村旅游吸引力、竞争力。”公司负责人郑艳茹说。

  馆陶县天河村艾草特色产业发展思路也在发生转变。

  穿过500余亩艾草田,调研组进村入户,先后走访艾草的种植、加工、销售、体验等环节。在天河村村办企业艾草坊内,艾绒香囊、眼罩、被子、艾灸器具等琳琅满目。

  “全村近700人,从事艾草产业260多人,不到一半。”天河村党支部书记王恩昭说。“旅游业不强,阻力在哪?”调研组问。

  “游客注重参观、体验,我们侧重生产,体验区仅有一个房间。想新建艾草体验馆,却苦于缺乏艾灸等中医人才。”王恩昭说。馆陶县制定扶持政策,协调县中医院举办培训班。“每月一讲,向村民普及艾草知识,每次培训20余人。”县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李班班说。

  馆陶县还协调农业部门和企业,对有意愿的农户培训艾草种植和加工技术。天河村村委会也配合开展“微调研”,通过微信群、大喇叭、入户询问等,向村民普及艾草产业前景,询问工作意向。

  几个月来,天河村新增从事艾草种植40多人,艾草加工20多人,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艾草体验馆的新建计划正加紧筹备。“到时游客来了,从种植、加工到艾灸都可体验,感觉一定好!”说起未来,王恩昭充满期待。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5日 11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