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校舍成为共享茶厂(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

发布时间:2024-11-01 10:12:45 来源: sp20241101

  武夷山市茶景村的共享茶厂。   曹林宝摄

  摇青区、炒茶区、揉茶区、烘干区……走进福建省武夷山市上梅乡茶景村的共享茶厂,各生产流程区域排布有序,干净整洁。

  不过,和其他茶厂不同的是,这里的车间墙壁上,多了些充满童趣的贴画或黑板报。“没想到吧,这里曾是我们以前上学的教室,现在被改造成了茶厂。”今年32岁的茶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云飞介绍。现在的茶厂原是建于1995年的茶景村小学,为提升教学条件,学校自2014年起被并入乡里的小学,村里的校舍也就闲置了下来。

  此前,武夷山市组织各乡镇摸排乡村闲置资源,周云飞关注到了这个校舍。“小学占地9.6亩、建筑完好,村里再上哪找这么大一块地方?”周云飞决心把这里改造再利用。

  改造成啥?村里开会讨论,村民达成统一意见:“建一座茶厂,大家都能用上!”茶景村有约100户茶农,茶青年产量约50万斤,却只有两个茶叶加工作坊。“大部分青叶只能直接卖掉或者运到外地加工,运输过程中青叶发酵,影响茶叶品质,往往卖不上价。”茶农们为茶叶加工场地和设备发愁已久。

  说干就干,周云飞联系教育部门,签订了茶景村小学校舍的代管合同,正式接管校舍。同时,广泛听取茶农建议、走访周边茶企后,申请专项产业发展资金购置了16个摇青桶,以及揉茶机、炒茶机和烘干机等智能化机械设备。

  设备购置齐全,仍需把校舍内部改造提升成适合茶叶生产的场地。算来算去,资金还差不少。

  “想办法争取资金。”茶景村驻村第一书记曹林宝注意到,村里还能通过项目比选,争取“省级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制作可行性方案、突出项目优势、填写申报材料……经过层层评选,曹林宝争取到了60万元资金,用于改造基础设施。

  共享茶厂顺利建成,于去年正式投产。“村里茶农都能用茶厂的场地和设备制作半成品的毛茶,而且比市场代加工收费约低20%。”周云飞说。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头一年制茶季,由于缺乏管理经验,现场秩序混乱。人多的时候,有的茶农当天都做不上茶。

  加强管理运营,才能让茶厂更好服务村民。周云飞和曹林宝吸取经验教训,商量着推出预约制度。在制茶季的前一个月,村里就通知茶农,商量好采收和加工时间,制定茶叶加工排期表,实现错峰使用。“今年制茶季,大家干起来顺手多了。”周云飞说。

  有了专业设备与成熟的制茶工人,茶景村的茶叶品质明显提升。“茶景村种出来的是高山茶,能不能帮乡亲们把茶叶卖个更好的价钱?”曹林宝动起了脑筋。跑完工厂,曹林宝和周云飞又跑起了市场。村里主动联系对接各大茶企,并邀请收购商来茶厂实地考察。

  “家门口就能做茶、卖茶,茶青也能卖上合理价格了。”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共享茶厂投入使用以来,村集体累计增收约15万元。“为乡亲们服务,应该充分利用好村里的资源,满足大家的期待,扎扎实实办好实事。”曹林宝说,“接下来,我们还要再听取群众意见,最大程度发挥场地用途,为村民提供更多便利。”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6日 13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