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3:55:40 来源: sp20241105
中国天气网讯 “哈尔滨冻梨都摆盘了”、“鄂伦春族惊现中央大街”、“尔滨,又整活儿了”……这个冬季,哈尔滨爆火出圈,成为新晋“顶流”,带火了一众冰雪旅游地。随着寒假的到来,预计又有一大批来自各地的小土豆、小橘子、小辣椒将勇闯冰雪世界。但东北旅游真不是说走就能走的,-20℃甚至-30℃的气温分分钟教你认清现实。中国天气网推出东北旅游防寒保暖攻略,一图掌握冰雪游防冻保命穿搭。
南方小伙伴闯东北 防冻保命穿搭需掌握
每年的12月到次年2月,是我国北方冰雪旅游季,同时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以哈尔滨为例,常年1月份,哈尔滨日平均最高气温只有-11.8℃,最低气温为-22.4℃。更北的漠河地区,这两数据分别为-18.6℃和-34.9℃,可谓是真正的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所以南方小伙伴去东北玩一定要听劝,全身装备一定要准备充分。
上衣穿搭要遵循叠穿不露风的原则。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羽绒服,首选加长加厚款,最好是防水、防风的面料,保暖加倍。北方室内有暖气,内外温差很大,备一件羽绒马甲增加保暖度,也方便穿脱。上身中层选择加厚的毛衣或加绒卫衣,最内层穿合身的保暖内衣,如果运动量大,贴身加一件速干衣,出汗后不湿冷。
裤装同上衣一样,也是一层层叠加,保暖舒适为主。最外层来一条羽绒裤防风又保暖,里面穿棉裤或加绒裤,千万不要为了显瘦要风度不要温度,厚棉裤带来的安全感可是一般打底裤不能比的。最内层要穿保暖秋裤,如果有滑雪、滑冰等运动计划可以贴身穿速干裤,透气排汗。
参加冰雪游,防滑雪地靴是必备款,注意要买比平时穿的鞋大一至两码,方便放厚鞋垫和穿厚袜子。袜子要多带几双,如果湿了可以更换,最好是长款的羊绒袜,能护住脚踝,不易滑落。
要想防冻无死角,帽子、手套、围巾、口罩都要准备充分。帽子要选择厚实能护住耳朵的;手套要选防水并且带触屏的,方便拍照、发信息,不要选毛线款,玩雪湿了就变成冻手套了;一条羊绒大围巾也是冬日必备,护住脖子,还可以美美凹造型;保暖口罩可以保护脸蛋不受风吹,避免发红敏感。
保暖神器科技加持 怕冷星人装备升级看这里
以上介绍的是东北游防冻基础装备,如果是特别怕冷的小伙伴,还可以了解一下防冻升级装备。
暖宝宝堪称冰雪游必备神器,哪里怕冷贴哪里,注意不要直接贴在皮肤上,会引发低温烫伤或过敏。此外,暖宝宝还可以贴在手机后面,以防手机在冰天雪地里冻关机。
发热鞋垫也就是暖宝宝的鞋垫模式,俗话说“脚底不凉身上暖”,发热鞋垫让你冰天雪地里就像脚踩风火轮。
羽绒马甲不够暖,那就穿可发热马甲,充电宝供热,可以持续发热保暖,是长时间户外游玩的续命神器。类似产品还有可发热围巾,戴上后温暖持续加倍。
皮肤发红可能是冻伤 紧急护理要科学
南方游客到东北可能会长时间在户外停留游玩,因此很容易发生冻伤。冻伤可造成对皮肤组织的永久性损伤,游玩时需留意冻伤信号,一旦出现冻伤,要用科学的方法来缓解。
首先要留意冻伤的信号,冻伤一般分为四度,一度冻伤是皮肤浅层冻伤,受冻皮肤会红肿充血;二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会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有明显疼痛感;三度冻伤是皮下发生冻伤,皮肤颜色从苍白变成黑褐色或紫褐色;四度冻伤属于严重冻伤,冻到肌肉、骨骼,甚至使肢体坏死。
冻伤后不能烤火、用雪搓,如果已经冻伤,可采取科学的办法处理。比如,尽快转移到温暖场所,去除寒冷潮湿的衣服;将冻伤部位浸入38℃至40℃温水中复温,避免受压;喝一些热奶、热豆浆等饮品,补充热量;严重冻伤及时就医,注意冻伤要到“烧伤科”就诊。
管住好奇心 这些东西别瞎玩
冰天雪地里千万管住好奇心,有些东西不能瞎玩。首先就是东北铁柱不要舔,舌头被粘住,撕扯不下来可是痛不欲生。如果不幸被粘住,千万别硬拽,可以用温水慢慢浇化。
大雪过后的房檐下,常形成坚硬的冰溜子,气温回暖时这些冰溜子就变成伤人利器。不少人以为冰溜子是脆的,掉在地上就碎了,其实不然。冰溜子的威力与它的质量、坠下的高度成正比,重量越大,高度越高,其作用力也越大,一块鸡蛋大的冰块如果从18楼掉落甚至可能致命。所以看见屋檐上有冰溜子,一定要躲着走。
在冰天雪地里表演泼水成冰,拍一组美轮美奂的照片是很多游客打卡东北时的计划之一,但千万注意防烫伤。泼水成冰成功的条件是低温和热水,但热水泼在自己身上就瞬间变悲剧了。因此尽量要选大开口容器,泼水时手臂使劲抡圆,没有十足把握就不要轻易尝试了。
最后就是野冰不要随便滑,体验冰上乐趣一定要到正规冰场,有些野冰看起来冻上了,但其实厚度不够暗藏危机。
目前,北方各地冰雪游正如火如荼展开,你是否也要安排一场冰雪奇缘之旅呢?中国天气网温馨提示,大家在感受北国风光的同时,一定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并把安全放在首位,开开心心出游,平平安安回家。(策划/冯玮 设计/张莉 数据支持/闵裕秋)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