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2:15:24 来源: sp20241109
中新网 巴彦淖尔3月19日电 题:探索乌梁素海生态治理新路径:小芦耳发挥大效能
中新网 记者 张林虎
“芦苇秆破碎后,可制作芦耳菌棒,而废弃菌棒通过破皮发酵,还能制成有机肥,这样不仅实现了芦耳产业全链条一体化发展目标,还能让生态得到良性循环,百姓增收致富。”说起芦苇带来的效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先锋镇苏木图村党支部书记潘小忠滔滔不绝。
图为“塞外明珠”乌梁素海(资料图)。 中新网 记者张林虎 摄黄河“几字弯”顶部的乌梁素海,蒙古语意为“红柳湖”,位于乌拉特前旗境内,是黄河改道和河套水利开发形成的河迹湖,素有“塞外明珠”的美誉,并与岱海、呼伦湖共同构成了内蒙古三大淡水湖。
作为全球荒漠与半荒漠地区少见的大型草原湖泊,乌梁素海阻止了乌兰布和沙漠向东侵蚀,承担着调节黄河水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区域气候等重要功能,是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的天然屏障,也是控制京津风沙源的天然生态屏障。
“乌梁素海的芦苇,一眼望不到边……”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的这首民歌,真实记录了乌梁素海芦苇的茂盛。
然而,芦苇的再利用,一直以来是当地亟需破解的难题。
巴彦淖尔市生态环境局乌拉特前旗分局负责人王璞介绍,乌梁素海的芦苇属一年生植物,大面积的芦苇如果未经及时处理收割,就会腐烂在湖里,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大气中的碳排放,还会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影响乌梁素海乃至黄河水质的稳定。
图为晾晒的芦耳。苏慧敏供图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统筹推进乌梁素海全流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和保护开发,启动实施“渔民上岸”,转变渔民生产生活方式。
芦苇画、芦芯板、芦耳……随着乌梁素海生态环境治理的深入,乌拉特前旗对芦苇的利用逐步多样化,而富含硒元素、糖、膳食纤维的芦耳,越来越受市场青睐。
“你们看,这是我们秋收时回收的芦苇秆,加工破碎后,就可用作芦耳菌棒培养基原料。”潘小忠说的芦苇秆正是乌梁素海的“特产”。
2022年,乌拉特前旗先锋镇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引进一家农业公司,建成内蒙古西部最大的全产业链芦耳生产种植基地。
“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讲效益、入户走访等方式,最终以村集体名义,流转村民1300亩撂荒弃耕的盐碱土地,用于企业投资建厂搞发展。”潘小忠说。
图为潘小忠(右一)察看园区工作。赵福平供图这样不仅能给村集体带来收益,还能让周边村社的脱贫户和农闲人员到园区务工,家门口就业。
与此同时,基地还改变了农户以往废水、多肥、耗时的农作物种植,逐步培育发展糯玉米、南瓜等平均生育期在85天左右的“短平快”特色农产品,亩均节水100方,实现农业节水控水,农民增收致富。
如今,苏木图村的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种植园区,每年可为每个帮带的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可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近千户农民参与产业种植,人均可增收2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和村民致富“双丰收”。
图为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苏慧敏供图“我们在春节前就完成了600万棒菌包生产任务,通过预湿、搅拌、高温杀菌等8道工序后进入培养阶段,经过40天的发酵制作,3月菌包就开始进棚,4月吊棒,到5月中旬就可以采摘芦耳。”该农业公司总经理刘建军说。
王璞说,芦耳产业以湖区丰富的芦苇为原料,既可以有效缓解芦苇腐化污染,又能保证芦苇来年正常生长,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湖区治理水质成本,以产业收益破解生态治理投入难题,让昔日的“烫手山芋”变成今朝的“香饽饽”。
图为整装待发的芦耳。苏慧敏供图乌梁素海实业有限公司管辖的乌梁素海水域面积44万亩,其中芦苇生长区面积为20多万亩,每年可生产芦苇近10万吨。
在该公司党委书记王元喜看来,“芦耳”带动的不仅是产业增收、农民致富,更是对乌梁素海生态环境治理的正效应。
“芦耳产业的发展,为乌梁素海的芦苇找到了出路,也为乌梁素海生态治理找到了新出路,带动了区域农业发展,促进区域生态、经济价值的提升。”王元喜说。(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