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2 00:01:00 来源: sp20241102
中新社 上海7月2日电 题:齐慧芳:盼新西兰和中国人文交流“走近一步”
作者 范宇斌
在电影圈,“新西兰制造”久负盛名,维塔工作室享誉世界,《指环王》《霍比特人》两大魔幻系列电影在新西兰取景拍摄……“以电影为纽带,我们一直在思考新西兰与中国如何‘走近一步’,开展更深层次人文交流。”近日,新西兰太平洋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总裁、惠灵顿多元文化理事会主席齐慧芳在上海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时说。
新西兰太平洋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成立于1996年,致力于促进新西兰与亚太地区的文化艺术交流,通过电影节、摄影展、美术展、音乐会等载体,增进彼此了解,促进民心相通。
跨文化合作带来的创新成果,让齐慧芳感到兴奋。她日前受邀参加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看到合拍片越来越多,再次感受到电影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独特作用。
“新西兰太平洋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于1998年创办电影节,在新西兰和中国城市轮流举办,促进两国影视文化交流。”齐慧芳说,第12届新西兰中国电影节将于今年9月在新西兰举办,届时将邀请中国的电影公司、相关机构赴新西兰参访交流,推介中国电影,共探合作机会。
近年来,新西兰政府对电影业给予大力扶持,加上新西兰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较为成熟的影视后期制作配套设施,不少大制作电影选择在新西兰拍摄或进行后期制作。齐慧芳说,新西兰和中国在影视方面合作频繁,如新西兰的公司参与制作了中国电影《战狼Ⅱ》《流浪地球》。
“电影在跨文化交流中更易引发共鸣。”在齐慧芳看来,一部电影,尽管可能由不同国家出品、拍摄或后期制作,但都可以面向全球观众。“随着中国电影加速出海,如何整合中国文化,让更多海外观众通过电影读懂中国、了解中国文化,这是值得思考的新命题。”
“叙事方式很关键。”齐慧芳认为,剧本创作应充分考虑是否使用国际化叙事方式,这其中蕴含巨大的国际合作前景,中外电影公司与电影人要加强交流合作。
“看电影的同时,亦是文化分享的过程,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全球化视野。”她举例道,新西兰电影《毛利三姐妹》曾在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展映,展现新西兰独特的毛利文化,让不少中国观众产生共鸣。“从电影中了解文化的差异性,其实更能找到彼此交流合作的契合点。”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等存在差异,齐慧芳认为,“这恰恰是另外一种美,各国都有各自特色,通过双向交流,更易激发彼此的认同。”
齐慧芳关注到,从淄博赶烤到尔滨出圈,再到天水麻辣烫,中国城市文旅热点频出。她正思考如何助力地方IP转化为更具经济效益的全球化IP。
“新西兰在IP打造上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譬如,玛塔玛塔镇因电影《指环王》《霍比特人》的拍摄,成为当地文旅网红打卡点,并带动酒店、餐饮、影视等一体化发展。”齐慧芳准备将中国大熊猫、三星堆等特色IP引入新西兰;同时,也很乐意分享新西兰经验,期待有更多合作项目落地。
7月1日起,中国对新西兰试行免签政策,进一步便利两国人员往来,齐慧芳的“日程表”上有了更多的中国城市。
“展望未来,新中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前景广阔,能做的事有很多。”齐慧芳表示,中国市场庞大,资源丰富,发展迅速,在更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下,可进一步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及优势资源,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与此同时,身为海外华人,促进所在国与祖籍国友好交往更有优势,也有责任。(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