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5:05:51 来源: sp20241105
以人才驱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是我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科技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科技创新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才问题。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1.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发展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新方位,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科技创新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部署推进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和改革举措,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此背景下,我国创新氛围更浓、科技人员创新劲头更足。但也必须看到,我国科技创新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仍有一些束缚和羁绊有待清除。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进一步引导全社会更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年轻人争相创新创业创造,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加大对知识产权和原始创新的保护力度,激发企业和人才的原始创新动力。构建全国性的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保护、推广和交易的信息平台,为科技成果的创造、转让和转化提供更加及时精准的供求信息,加快成果对接和转化。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税收优惠、科技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措施,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充分释放高校、科研院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力,激发科技人才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市场为纽带,把研究开发、中介服务、风险投资、产品转化等不同类型的机构链接在一起,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政府和市场在推动科技创新中要有所分工,政府主导的重大创新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领域,在应用技术领域需要加大由企业主导的市场化科技创新力度。对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科技项目,可由核心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加强协同技术攻关。
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整体而言,高水平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应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围绕国家重点产业和重大战略需求,以企业为中心集聚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进一步完善以领军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体系,支持领军企业牵头成立科技创新平台,提高企业对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和承载力,让更多优秀科技人才到企业和产业中发挥更大价值。
2.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我国人才总量不断增长,同时,科研投入不断增加,科研条件不断改善。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是用好用活人才,让每位人才都有机会贡献力量,让优秀人才能够在干事创业中脱颖而出。这样不仅能吸引和保留人才,而且有利于培养和激励人才。
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和人才发展通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当前,我国对人才的分类评价还有待细化完善,很多领域仍主要用论文这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的人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每一类人才的价值创造方式不同,应该用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去引导各类人才的价值创造。应完善各类人才的发展通道,引领人才在擅长的领域不断钻研,追求卓越。给各类人才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比如为常年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设立成果转化工程师、产业工程师等职业发展路径。
坚持业绩导向,让有为者有位。判断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是否能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一旦脱离了本职岗位的业绩来评价人才,就容易出现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不利于干事创业氛围的形成,人才对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会被削弱。因此,用人主体要主动开展基于业绩的人才盘点工作,及时发现并给那些在本职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更多机会,通过揭榜挂帅、岗位比武、以赛代评、岗位竞聘等措施,让优秀人才在“赛场”上脱颖而出。
打破论资排辈,让青年科技人才有机会挑大梁、担重任、唱主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也是推动创科发展的生力军”,“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迭代不断加快,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年龄结构更趋年轻化,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的第一线“冒尖”。如复兴号高铁设计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8岁,北斗卫星核心团队平均年龄36岁,长三甲系列火箭总体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很多高科技企业创业者的年龄甚至只有20多岁。因此,要给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建立科学的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长期投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持续优化科研项目管理,减轻科技人才的事务性负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要持续优化科研项目管理,让科技人才在被充分信任的环境下开展工作;本着简单高效、信任监管相结合的原则,打造科研管理示范项目并加以推广;简化课题申报、报销、结项、成果报奖等事项流程,减少科技人才科研业务之外的事务性工作。定好规则、做好服务,完善科学家本位的科研组织体系,赋予科技人才更大科研自主权和资源调配权,让科技人才把时间精力用在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上,充分释放科技人才的价值。
3.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只有构建全方位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把科技创新作为优先选择的事业,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技强国战略。应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集中的科研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设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技术试验、成果转化等不同岗位序列,实施能体现不同岗位价值创造特点的薪酬制度。各类人才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申请不同的岗位序列,也有机会在不同序列之间切换。打破将薪酬待遇与人才“帽子”简单挂钩的做法,以业绩贡献为主要分配依据,实现向优秀科技人才倾斜,从而激励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创造更多价值。鼓励科研单位探索和实施绩效回溯制度,对若干年后产生技术应用的前期基础研究给予一定的认可和奖励。
健全收益分配机制,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高度重视对原始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向社会推介具有生产应用前景的知识产权成果,促进科技成果及时转化。完善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将科技成果转让转化收益以奖金、股权、分红等形式奖励给主要完成人和团队,充分体现对科技人才创新创造价值的认可。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和落实产学研合作、企业委托项目、科技入股等智力合作收益分享模式。科研单位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精神,让科技分红、项目分红、岗位分红、超额利润分享等激励措施真正落地,形成科技人才与科研单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性发展机制。
鼓励科技人才进行成果孵化,激发科技人才的创业热情。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大量高科技企业得到孵化、成长和壮大,是一个国家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绝大多数科技型企业都是由科技人才孵化出来的,不少企业家本身就是优秀的科技专家。应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选派科研能力强、拥有创新成果的科技人才以各种方式到企业开展科技咨询、产品开发、成果孵化等服务;建立科技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对于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工作的科技人才,职称晋升可以更多考察其科技成果转化成绩;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设立符合自身需求的成果转化机构,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社会流动和转化,在全社会营造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良好氛围。
在完善市场化激励机制的同时,注重加强对科技人才的价值观培育。使科技人才更加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引导科技人才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鼓励广大科技人才继承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胸怀“国之大者”,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全社会对科技工作和科技创新的价值认可,对在自主创新关键领域做出重要成绩的基础研究人才、高水平工程师、高技能人才,对研发大国重器和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的科研团队进行表彰和宣传,增强科技工作者的事业心、成就感和荣誉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事业。
(作者:苏中兴,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