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南花海(随笔)

发布时间:2024-06-05 05:24:53 来源: sp20240605

  到了云南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门口,就看见不断有人抱着大捆大捆的鲜花兴冲冲走出来,我差点被撞到。“不好意思,太高兴了!”那人赶忙道歉。怪不得一位省外朋友来昆明逛过花市后激动地说,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鲜花,简直惊呆了。

  走进大厅,百合、桔梗、玫瑰、茉莉、满天星、水晶花、勿忘我、向日葵、蝴蝶兰、郁金香……不胜枚举。这些鲜花,堆满成行排列的台柜,如一幅幅锦缎般铺开去,直至几乎目力难抵的大厅尽头,又像一波又一波的潮水,从远处奔涌而来,激溅起的万千浪头呈现彩虹的斑斓,却又在一瞬间凝固了,夸耀着炫目的缤纷。这是一个色彩的世界,让人眼花缭乱;这是一个芬芳的国度,让人心醉神迷。

  在这花海里走动的人摩肩接踵,有穿着入时的年轻人,步履稳健的中年人,还有不少头上缀雪戴霜的老年人。过道上,总有人推着小车来回,上面挂满了鲜花编织的花冠花环。来到这里的姑娘常会买一顶花冠戴上,嫌不够的,还要买一个花环套在脖颈,再买一小枝花插在胸前的衣兜里。身上的花朵,随步摇颤。不是要与花比美,而是要与花相映相融。

  花市的形成由来已久。我国唐代的诗文中就有相关描写,说明当时已有了以花谋生的人。而昆明这个大型鲜花交易市场形成的奥秘,可从它昔日的名字涵义里寻找。斗南旧时名字意为“向阳的坝子”,这样的地方适合种花,这里的人们也世代喜欢种花。实行土地承包后,种花规模不断扩大,花商云集,收购、批发、竞拍、带动零售,终成大气象。

  花市里慕名而来的省外游客较多。而卖花的,也不乏外省人。他们大多是经亲朋好友牵线,走上了这条谋生的路。当然,往往也少不了倾注其中的对鲜花的喜爱。小菊,这位卖花姑娘的名号,源自她主卖的花——雏菊。名号与主卖的花名同源,在这里是一个普遍而又有趣的现象。她旁边那位主卖玫瑰的男子,说自己名叫“海洋之歌”(玫瑰花的一种)。小菊是成都人。她说自己永远记得六年前的生日——朋友们不约而同都给她送鲜花:灿黄的玫瑰、大红的康乃馨、雪白的满天星,还有蓝色的勿忘我。在小小的房间里被鲜花簇拥,也被幸福环绕。彼时,一个梦在她心中开始打苞、绽放。那年她刚大学毕业不久,尚供职于某高级宾馆,毅然决定筹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来昆明卖花,既遭逢过山重水复,更邂逅了柳暗花明。和其他众多卖花人一样,如今小菊每天晚上要在热闹的拥挤中去批发鲜花,然后连夜把多余的叶子剪掉,每十枝扎成一把,天亮搬上柜台。我看见她的手指被染成了墨绿色,手掌也有划伤,但她始终微笑着。她说,要生意兴旺,就不能只顾追求利润,对老顾客,她常常会热情地加赠其一两枝特别鲜美的花。她在自己柜台的鲜花丛中,安放了一块纸牌,上面写着:“愿你眼里有光,心中有爱,屋里有花。”

  安徽女子阿艺深谙插花艺术。她只要一拿起剪刀,咔嚓咔嚓,开合如轻拢慢捻琴弦。她说自己运气好,开张不久,就有人很郑重地来订购花束。晚上看昆明新闻,在一个特写镜头里,她认出那束迎宾花就出自自己的手,别提多开心了。她说卖花是一门艺术。买花也包含着学问。她会提醒来买花的年轻人,求爱应买花枝为单数的花束,而玫瑰象征爱情。她会关照顾客,看望病人,以买玉簪花为佳。这种花,一朵开得比一朵高,暗含祝病人日益健康的心意。

  斗南百花竞放,把难以计数的尚美之心集合在一起。这里的花朵绚烂了多少房厦,浪漫了多少时光,联通了多少友谊,促成了多少爱情,祝福过多少婚姻,喜庆过多少盛典,谁也说不清楚。那天,穿行在鲜花的波峰浪谷之间,看着、听着许多鲜花般的故事,备感生活美好。手捧一束被精心修剪过的花束离开时,有那么一瞬间,我真想转身回去,把手中的这束笑着的芬芳送给徜徉在花海里的某一个可爱的人。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9日 20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