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5:55:22 来源: sp20241105
中轴线鸟瞰图
“北京中轴线”遗产区及缓冲区示意图
鼓 楼
游客在天安门广场游玩。 新华社记者 任 超摄
正阳门城楼
正阳桥遗址发掘出的镇水兽。 本报记者 赵晓霞摄
七月二十七日下午,北京东城区庆祝“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快闪活动在钟鼓楼广场举行。 本报记者 赵晓霞摄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当日,一名小朋友在万宁桥边游览。 本报记者 赵晓霞摄
“老爷子,我刚看新闻,中轴线申遗成功啦,咱们到钟鼓楼去看看吧。”7月27日下午两点多,何林元正睡午觉,听到邻居龙先生的招呼,立马坐了起来。他们住在北京朝阳区慧忠北里,距钟鼓楼还有一段距离。
当天,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了”
何林元今年87岁,龙先生年过60岁,都喜欢摄影。何林元因拍摄鸟巢(国家体育场)而被媒体报道过,龙先生拍的北京生活也曾在相关摄影比赛中获过奖。收拾一番,找出相机,何林元跟着龙先生往钟鼓楼广场去,到了正好赶上庆祝“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快闪活动。拍下很多精彩瞬间的何林元,看到有几位外国友人,快步走上前分享喜悦:“今天,‘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了!”
这几年,何林元一直关注“北京中轴线”申遗,很多遗产点都去过数遍,拍了不少照片,还和女儿在网上寻找资料,梳理中轴线上建筑的相关内容。
两名老人安排的下一站是景山。“在景山看中轴线上的建筑,特别壮观,真的会感叹它们是不朽的杰作,这几天沿着中轴线走走。”何林元一边和记者聊天,一边跟上龙先生,挥挥手奔向景山。
让何林元和龙先生顶着高温要探访的“北京中轴线”究竟是怎样一条“线”?
这条“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
“这永定门,还有故事在里面呢……”何林元镜头下,来自北京东城区快板沙龙的三位表演者正在钟鼓楼广场表演节目《问路》,节目借由妙趣横生的问路场景,引领观众踏上一段别开生面的北京中轴线探索之旅。
“这节目创作于几年前,专为中轴线申遗打造,已经表演多次,还获过奖。”三位表演者都曾在东城住过,对钟鼓楼有着特别的感情。他们告诉记者:“这次是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当天表演,心情特别激动,希望将来能向更多的人讲述中轴线的故事。”
钟鼓楼向南步行约10分钟,就会看到建于元代的万宁桥。在这里,来自山西的王女士一家得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消息说:“‘北京欢迎你’真不是只说说,将来会有越来越丰富的内容。”
据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介绍,未来将围绕北京中轴线的保护、阐释、开放三个层面开展工作,“申遗成功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
提到北京中轴线,不得不提《周礼·考工记》。
《周礼·考工记》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书中记录了周代以来的手工业制造和营建制度,共有30个类别,“匠人”是其中的一个类别。其中,“匠人建国”“匠人营国”篇是关于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制度,是指导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根据《周礼·考工记》,理想的国都平面应呈方形,宫城居中,朝堂位于南侧,市肆和居民区位于北侧,东侧设太庙,西侧设太社。这一范式反映出中国传统观念里的“择中”思想,以及传统哲学所强调的礼仪观念,对中国历代都城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文本团队负责人吕舟介绍,“北京中轴线”的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
吕舟表示,“北京中轴线”以其宏大的规模、均衡的规划格局和组织有序的城市景观,成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也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
据介绍,“北京中轴线”以南北向居中道路为骨架,联系起宫殿、苑囿、坛庙、市肆,形成了左右均衡对称的建筑群。其中,天安门、端门及故宫,钟鼓楼及周边商业街市,共同构成了“面朝后市”的空间格局;太庙和社稷坛,遵循了“左祖右社”的礼仪规范;其上道路的走向、尺度,建筑的大小、高度、色彩、装饰等均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强调的礼仪与秩序。
建筑学家梁思成在《北京——都市计划中的无比杰作》中曾这样描述:“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
?感受“北京中轴线”壮美的景观秩序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1条,“北京中轴线”属于文化遗产中“建筑群”类型,共包含15处遗产构成要素,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五大类遗存共同组成,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均衡对称的景观韵律与壮美秩序。
其中,古代皇家宫苑建筑是展现中国古代都城选址规划、皇家礼仪传统与建筑建造技艺的明清皇家宫城与御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是展现北京中轴线对称规划格局并承载了中国古代皇家祭祀礼仪的明清皇家坛庙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包括了承担明清城市计时报时功能的管理设施和构成北京城廓格局的城门建筑。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是延续了国家礼仪传统,并展现公众化进程、见证了历史重大事件的建筑群。居中道路遗存是自元代始建并沿用至今的道路遗存与交通设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可“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护管理状况,及其作为社会和政治中心对中国社会发挥持续的作用,认为“北京中轴线”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其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钟鼓楼坐落于北京中轴线北端,高耸于传统街区之中。鼓楼、钟楼南北纵置,两座建筑之间由一长方形广场连接。从台阶登上鼓楼,在二楼远眺,可见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明清时期,钟鼓楼承担着城市计时与报时功能,为重要的城市管理设施,见证了中国古代钟、鼓报时的传统生活方式。
跟随景山公园基建科科长都艳辉走上景山,从绮望楼到万春亭,视野越来越开阔。“万春亭是北京中轴线的制高点,是俯瞰北京中轴线、感受中轴线秩序非常好的眺望点。”都艳辉说。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北京中轴线壮美的景观秩序和严整的规划布局。
?考古揭示出更多历史场景和历史细节
桥上有车正在通过,桥下有小朋友在观察镇水兽……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上最为古老的桥梁,其位置及承担的交通功能历经7个多世纪始终未变,为元代以来北京中轴线的叠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实证。
由桥边标识可知,该桥由桥体、镇水兽、澄清上闸遗存等构成。桥体为单拱石桥,桥面两侧各设16根望柱,桥体两侧设石砌驳岸,驳岸上设镇水兽。站在桥上,似乎可想象曾经的场景。如今,现代交通工具依旧在古桥上行驶,周围旅游、餐饮等各业俱兴。
“竟然已经有700多年了,真了不起!”来自河北的小荷看着立在桥边的标识说。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的段文志负责北京市的市管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参加了2020年至2023年万宁桥的保护修缮工作。“为探查桥梁的基本情况,我们采用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全桥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精准记录,对桥面斜铺石进行逐块编号登记,为修缮方案编制、日常养护管理做好基础工作。同时,对桥梁的荷载能力、受交通震动的影响,均开展了相应的试验,通过分级加载,避免因检测对桥体造成损伤。”段文志说。
在北京中轴线上,还有一座单体最大的桥梁,那就是正阳桥。正阳桥遗址位于东城区正阳门箭楼南侧,前门步行街北端,是正阳门前护城河上架设的桥梁遗址。“正阳桥也是内城九门外桥梁中规制最高、规模最大的。”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张利芳说。
在正阳桥遗址现场,距地表挺深的地方,一个头似狮、身似虎的镇水兽体量颇大。“镇水兽作为正阳桥的附属遗存,其有如此体量,也与正阳桥的规制相呼应。”张利芳说,“它的位置一直没有被扰动,为我们复原正阳桥的空间位置提供了精准的坐标。”
张利芳介绍,此次考古发掘实证了历史上正阳桥的存在,确定了正阳桥的精确位置、材质及尺寸,为后续正阳桥的复原提供了依据。“对申遗来说,考古可以揭示出更多的历史场景、历史细节,增强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
(本报配图除署名外均由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办公室供图)
链 接
北京中轴线申遗历时12年。申遗启动阶段(2012年至2016年),2012年,国家文物局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提交世界遗产中心备案;全面加速阶段(2017年至2021年);攻坚冲刺阶段(2022年至2024年),2022年10月,“北京中轴线”确定为我国2024年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政府连续召开9次部市合作联席会议,统筹解决申遗迎检重大问题。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文物局于2023年1月30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提交申报文本;2023年8月,圆满完成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现场技术评估;针对专业评估中提出的问题,国家文物局先后于2023年11月、2024年2月两次提交补充说明材料,并派代表团赴巴黎参加专业答辩,向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详细说明北京中轴线的时空框架,清晰阐述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念的延续性和古代与近现代部分的整体性,深入阐释“中”“和”传统哲学思想在全球范围的重要价值和意义。2024年5月30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形成评估报告,作出将“北京中轴线”直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最高评估结论,为申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