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发现与新趋势

发布时间:2024-11-01 16:19:29 来源: sp20241101

  图①:河南宜阳苏羊遗址出土仰韶文化时期彩陶盆。   图②: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墓室葬车。   图③: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出土植物种子。

  图④:四川盐源老龙头墓地出土枝形器。   图⑤: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出土玉琮。   图⑥: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出土木船模型。   图⑦: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7号建筑。   本文图片均为国家文物局提供

  日前,2023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评选结果发布。这10个项目是2023年田野考古的突出代表。终评会现场,专家感叹:近几年“十大”评选总是难分伯仲,今年是“最难评选”的一次。

  参加终评的22个项目涵盖的时空跨度之广前所未有,既有1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又有八九十年前的东北抗联革命遗迹,既有海拔4700米的青藏高原洞穴遗址,又有水下1500米的南海沉船。重大发现密集扎堆,展现我国考古事业加速发展的景象。跟过去相比,近年的考古呈现哪些新趋势?

  “填补空白”“改写认知”

  背后是科学布局和长期规划

  从人类演化、农业起源到考古学文化类型,重要的考古发现不断“填补空白”“改写认知”。

  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最高和最早记录一直在改写。人类如何一步步登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如何适应高原?这个学术课题一直很吸引人,西藏革吉梅龙达普洞穴遗址的考古发现,提供了部分答案。

  6年,10个探方,2万余件出土遗物,分属3个不同时期,其中,最早的人类生存遗迹为约10万年前。“近年来,青藏高原考古不断取得突破,如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已经把古人类登上高原的时间推至距今十几万年前,但这些遗址多在高原东部边缘,海拔在4000米以下,而梅龙达普位于高原腹地,海拔4700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凌介绍,这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史前大型洞穴遗址,人类在这里有过长时间的大规模活动。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距今10万—1万年的连续文化堆积和文化序列,展现出本地区人类的连续发展历史进程。特别是距今7万—6万年的第二期旧石器文化发展态势,直接否定了末次冰期寒冷期东亚古人类灭绝的推论,展示出本地区乃至中国与东亚早期人类与文化持续演化发展的路径。

  学界一般认为,定居的生活方式始自农业起源阶段。河北尚义四台遗址的发现却表明,狩猎采集经济模式支撑下也会出现定居,尤其是在农业资源相对贫瘠的边远地区。尚义四台遗址包含距今10400—6400年间的文化遗存,旧、新石器时代在这里无缝衔接。遗址发现了北方地区最早的定居村落,距今约万年前,有数量丰富、一定布局和完善功能的房屋群建筑遗迹。

  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看来,旧石器时代是人类演化最基础最漫长的阶段,涉及人类共同的兴趣,具有高度的国际性,中国在关键区域、关键时段的发现一直被世界关注。

  崧泽文化圈是如何形成、发展至良渚文明的?学界普遍认为,良渚玉器制作可能受到凌家滩文化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什么路线传播的?夏商文化南下的路径在哪儿?解答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皖东南地区。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的发掘,补上了这块空白,证明了太湖西部延续近4000年的文明传播走廊的价值。

  公元前1500—1000年的青海都兰夏尔雅玛可布遗址首次揭露柴达木盆地面积最大、既有居址又有墓地的诺木洪文化聚落,冶铸遗存堆积的发现,对于了解西北地区青铜冶铸手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山东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方辉所言,填补空白、链接缺环、改写认知的很多考古新发现其实都有着长期的学术积累,是认真谋划、科学布局、厚积薄发的结果。

  打开封存的“时间胶囊”

  提升历史画面的“分辨率”

  在有着大量倒伏古树的河畔森林,先民采集橡果、李等30余科若干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狩猎从大型的熊、象、犀牛到鱼、鸟等囊括海陆空的几十种动物,喜欢用硅化木这种特殊的石器,会用火,也会在骨头、石头、橡果上刻划平行线、十字等神秘图案……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的发掘,还原了一幕5万—7万年前的大型自然景观和人类生活现场。

  他的名字叫“昌”,出生于战国末期的乌江下游腹地,响应汉高祖招募参与伐秦,官至御史,死于任上,归葬家乡……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出土的遣策、干支木牍等遗存,勾勒出西汉初年一名官吏的一生。

  得益于饱水埋藏环境,历史的片段被完好封存起来。宛如一颗时间胶囊,静静等候几千年、几万年,直到考古工作者将其打开。这两个遗址发掘成果之丰硕,并非特例。随着考古发掘的日益精细化,考古发现能揭示出更多细节,为我们复现古人生活的“高清”画面。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出土的双辕车备受关注,这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双辕车实物。“双辕车的历史,以往我们都认为是从秦汉开始的,现在看来,商代晚期就有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指出,这辆双辕车,可能跟文献中记载的“大车”“牛车”有关。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C区1号墓出土的四轮独辀车,是目前考古所见唯一一辆埋藏于墓中的四轮车实物;出土的六羊独辀车,六羊并列成一排,身上有类似驾马的铜环铜带扣,可以看出正处于驾车状。这些新发现,为我们了解古人出行、古代车制演变提供了鲜活资料。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内蒙古清水河后城咀石城址、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建筑群等的发现,刷新了我们对古代建筑形制和工艺的认知。屈家岭遗址的史前水利系统,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是目前已知的构成要素最为完备的史前水利系统;数量众多的大型“磉墩”,工艺复杂考究,需要经过挖走软基层、填黄土堆筑台基、挖坑、烧烤坑壁等五六道工序。

  后城咀石城址具有目前考古发现的龙山时代最为复杂的城防体系,包含由三重城垣及附属建筑构成的三重防线,以及由壕沟、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构成的“明沟暗道”地下交通网络。这套立体城防系统,显示出防御对当时先民的重要性,为城防体系的考古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四角坪遗址建筑群建造于秦代,规划严谨,主次分明,呈中心对称格局。与人们熟知的后世礼制建筑不同,建筑群中心位置为一个天井,铺有地砖并用高超的填缝技术形成密封地面,其下还有陶排水管穿过。《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礼县作为秦人的发祥之地,亦在巡视范围之内,四角坪礼制建筑群很可能与始皇帝西巡所准备的祭祀场所有关。

  多学科考古持续深化

  人文与科技深度融合

  南海深处,水下1500米。一艘满载货物奔赴远方的明代木船躺在海床上,散落出的青花碗、珐华梅瓶、素三彩鹤形壶、铜盘、灯台……琳琅满目。离它东北约12海里处,另一艘满载乌木回航的船只同样遭遇不幸,再也不能抵达家乡的港湾。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盛景象,完善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的历史链条。更重要的是,它以深海科技和水下考古的融合,成为我国水下考古发展的里程碑。考古调查使用了“探索一号”“探索二号”科考船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共执行41个潜次调查。这是我国首次开展水下千米级深度的沉船考古,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不仅仅是深海技术赋能深海考古,在项目领队、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建忠看来,这是一种互相促进。“比如布放长基线信标来进行定位,在水下考古中是首次使用,考古对精度的高要求,对于深海技术发展也是一种推动。”

  近年来,多学科研究在考古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几乎成为“标配”。“不仅是旧石器时代的遗址,非常晚近的历史时期的遗址也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式。我们对遗址有这么多的认识,与多学科合作分不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说。

  在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的发掘中,古DNA显示平潭史前人群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族群有较近的遗传关系,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大陆来源;植物考古研究表明,水稻和粟在距今4800—4600年间传入台湾地区,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扩散提供了新的证据。

  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开展了环境考古和玉器、金器、青铜器检测分析等,并进行骨同位素、骨骼疾病等研究,在青铜玉器矿物原料来源、墓地人群卫生饮食健康、古族群间的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为深入了解商文明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撑。

  在这些考古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几十种自然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可以看到人文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新的研究解决旧问题的同时,又生发出新的课题。这正是考古的魅力所在。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30日 07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